上篇《朱子家训》智慧直播
第一章起居有常,既昏便息
年轻人大多都志向远大,都想做大事,这是好事,正如诸葛亮所言“志存高远!”年轻人理当如此。然而,就是因为志向远大,所以相当一部分年轻人不想做小事,也不想做好小事。认为小事不值得自己投入太多的精力,可偏偏大事又做不来,更做不好!
起居有常,勤劳慎重
既昏便息,关锁门户
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
宜未雨绸缪,毋临渴掘井
第二章做事有度,思之无邪
待人、处事、接物,用心一定要清楚,用智慧而不是用感情。为什么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?因为君子交往用理智,理智的心是静的,而不是动的。它是一种互相仰慕德行学问的往来,不是以利益相交,更不是以情感相交,所以相互交往不生烦恼。
生活朴实,做事有度
器具质而洁,瓦缶胜金玉
勿营华屋,勿谋良田
贤淑有德,思之无邪
童仆勿用俊美,妻妾切忌艳妆
第三章质朴修身,育子重教
心术要好,一言一行循规蹈矩、勤俭安分、诚信无欺。教育子弟一定要本乎道义、方正行事,并且要讲究合乎正义的教育方法,也就是要有“义方”。今天来说,就是要以德育人。
孝是德行,诵经长智
质朴修身,育子重教
贪财招祸,戒酒养身
勿贪便宜,体恤邻里
第四章轻财重孝,善恶分明
伦常是天地之间的自然秩序,能够敦睦伦常,就能长久,关键在于人们能否放下一己之私利,放下一己私利就能成全长久之大利,那自利也就在其中了。“法肃辞严”从表象上看只是家庭中的一些礼仪规矩,其实它的背后体现的是父慈子孝,兄友弟恭,夫敬妇爱,尊老爱幼的精神实质,没有这些精神的规矩就变成了空洞的教条,变成了形式主义。
恶有恶报,善有善报
亲戚和顺,家法严谨
听妇言,乖骨肉
轻财重孝,恩泽后世
嫁女娶妇,重德轻利
第五章慎言慎行,不骄不躁
为人处世要堂堂正正,对人说话要有恰当的分寸,既不低声下气,也不傲慢自大,这就是不卑不亢,这就是人应有的尊严。贫穷还能快乐,富足能够懂礼,这即是心不为外物所动。一切喜怒哀乐、穷达豪辱都不影响自己的本心,这即是圣贤情怀。有了这样的情怀,自然不谄富骄贫。谄富骄贫的人都将钱作为衡量人的标准。
见富不谄,遇穷不傲
居家戒讼,慎言慎行
勿恃势力,毋贪口腹
乖僻自是,悔误必多
狎昵恶少,久必受其累
屈志老成,急则可相依
轻听发言,忍耐三思
第六章不图回报,宽厚仁慈
常言说施恩不图报是品格,就是说一个人做好事,不应该带有功利性与目的性,若是做好事有所图报,那么就会使这好事蒙有一层阴影。也不应该把自己的付出当作一种给予、负担或压力,而应该把付出当作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一种美德。
因事相争,须平心暗想
施惠无念,知恩报恩
凡事当留余地,得意不宜再往
喜庆勿妒,宽厚仁慈
第七章奉公守法,自得至乐
富国必要先富民,只有国民富裕,才有税收充足、需求旺盛,进而国力强劲。民富是国强的基础,民穷则是国衰之先兆。古人的头脑很清醒,这是真正的以民为本。只有这个顺序才能够使民众平安、价值体系安稳。
行善自知,不可作恶
勿起淫心,藏怨祸后
和谐融洽,奉公守法
国课早完,自得至乐
志在圣贤,为官利国
守分安命,顺时听天
下篇《朱子家训》深度报道
第一章成长的智慧
成长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,面对人生无数个岔路口,每个人都必须作出自己的选择。选择了坚强,就放弃了懦弱;选择了奋斗,就放弃了安逸;选择了独行,就放弃了跟随。我们要学会选择,学会成长。
良好习惯的重要性
粒粒皆辛苦
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
节俭之美
倡导勤俭的人生观
踏实做人
不要抱怨,一切都是最好的
不要轻易哭泣
找准自己的位置
唯有读书高
第二章修心是一门艺术
一切命运随心而转,命是由心生的。我们今天学的就是反参——改变命运,同时治疗疾病,一举两得。修心的人就是变命的人。常人追求美好的东西、美味的食品、爱情……不知道美好伤人。好吃的东西吃多了,以后就再也不能吃了。真理讲的是心,不能离心找身外的原因。有不染之心才能有不染之身,让自己成为命运的主人。
明之以大义
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
仁者,爱人也
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
父慈子孝,兄友弟恭
幼吾幼以及人之幼
修心
学会沉住气
正视自己
跨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
君子以自强不息
第三章处世需要修行
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,是智者立于世的关键。在为人处世中,事事断然不可强出风头。为人做事时首先必须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,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,明白了哪些是属于自己该做的事情,就责无旁贷地努力去完成,并力求做到尽善尽美。
择友的重要性
三思而后行
滴水之恩,涌泉相报
有一种失败叫瞎忙
嫉妒之心不可有
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登攀
节欲
求人不如求己
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
安分守己
汉文帝崇尚仁爱
救人一命荣华一生
“好义”乃中华民族传统
第四章礼仪与诚信是生活的法宝
讲诚信重礼仪,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。从历史的视角研究诚信和礼仪,阐述其道德功能,探讨文明的传承与革新,对于拓展人们的视野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,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。
关羽封金挂印辞曹营
刘邦纳谏定礼制
礼貌比知识更重要
无礼到处碰壁
诚信是从政的法宝
成就事业,孝的高层境界
竹头木屑,有大用场
晏子崇俭,誉载千古
夸奢斗富,必遭败亡
违背伦理必遭祸殃
第五章时刻为他人着想
孔子把自身修养与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联系在一起,可谓见微知著,由小及大。儒家尚能倡导慎独,追求慎独,实践慎独,生活在今天的我们,则更应注重修养,实践慎独,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,一个有道德的人,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,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。
慎独美德,中外崇尚
不受人鱼,可长吃鱼
日勤三省,夜惕四知
种上庄稼,消除杂草
注重修养,实践慎独
追求人生,乐于奉献
不求回报,美名传扬
先有付出,后有收获
王旦主政,与人为善
手下留情,乔致庸解怨
给人台阶下
代人受过,百姓爱戴
吃亏是福,贪利是祸
第六章低调做人,高调做事
大智若愚,实乃养晦之术:“大智若愚”,重在一个“若”字,“若”设计了巨大的假象与骗局,掩饰了真实的野心、权欲、才华、声望、感情。这种甘为愚钝、甘当弱者的低调做人术,实际上是精于算计的隐蔽,它鼓励人们不求争先、不露真相,让自己明明白白过一生。
功成而弗居,做人大智慧
居功不自傲,魏绛受重用
范蠡激流勇退,隐姓埋名成商圣
韩信功高盖主,不知进退祸相随
低调做人,邴吉得善终
曾国藩盛时作退,自折羽翼保全功名
周亚夫执纪如山
曹操割发代首
屈原爱国,流芳百世
苏武牧羊,心怀汉室
王羲之教子
小熊冰雹
参考文献
后记
|